捐赠故事 | 探赜索隐,德厚流光:记张之恒教授

发布者:强银萍发布时间:2022-12-16浏览次数:633


编者按:张之恒教授,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38年出生于江苏丹徒,1959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64年留系任教,著有《中国考古学通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等。作为南大考古专业的创办者之一,张之恒教授对南大考古专业建设与中国考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恰逢南京大学建校与历史学科成立120周年,在张之恒教授之子、南大校友张少华先生的率先支持下,2022 年11月7日南京大学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捐赠设立仪式在仙林校区举行,通过奖掖青年学子、支持考古学科发展的方式延续张之恒教授对考古事业的热爱,激励新一代南大考古人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南大贡献。




治学:如琢如磨,臻于至善


      张之恒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石器时代的教学和研究,孜孜以求、治学严谨,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在史前考古领域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1988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之恒教授的第一部教材《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史前考古的系统专业教材,是他15年教学工作的结晶。此后,勤于著述的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共撰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教材,这在当时简朴的条件下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在《思念张之恒老师》一文中,作者刘兴林提到:“在形成铅字之前,张之恒教授必要经过三稿四稿,甚至五稿六稿,对于不会使用电脑的张老师这又是怎样的艰苦工作。”这样靠纸笔堆出来的苦功夫结出的却是甘美果实,张之恒教授的教材被各高校选为考古专业的教科书,而《中国考古学通论》至今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据张教授的学生回忆,当他双手按着讲台,熟练地道出 “小口折沿方唇深腹圜底” “卷缘圆唇”之类拗口的专业术语时,不禁让台下的学生由衷地佩服他能够记下那么多单调得怕人的器物器型和纹饰。他纯正的为人、敬业的精神、治学的严谨,是所有考古学人丰厚的精神给养,更是独属于南大人的精神品质。


育人:诲人不倦,桃李芬芳


      恒,德之固也。张之恒教授丰硕的成果来自于他的勤奋,教学上更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他注重修改,也悉心锻炼学生改稿的能力,论文每交给他一稿,上面总是有铅笔留下的许多印记,标点符号、错别字、书写格式,错无巨细,无有遗漏,修改意见和评说详细写在后面。



      考古工地上的张之恒教授和学生走得更近。据张教授的学生回忆,2001年的发掘点比较分散,张老师在各工区行走指挥,挂在腰间的计步器显示,他每天都走1万多步,那年他63岁。对来不及当天清理完毕的遗迹,张老师安排民工值夜还不放心,又和学生坚持轮流巡视,他坚持要巡凌晨三点的一趟,说凌晨三点人最容易睡着也最不易醒来,你们年轻人不行,得我来。那条上工地的小路挂在江边的半山腰,坑洼的地方都有杂草遮掩着,可若不让他去,恐怕他一晚上都睡不好。(刘兴林:《思念张之恒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张之恒教授以言传身教传递着他对考古事业的热爱,也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无半点私心。


张之恒(中)与南大78级考古专业学生在武汉(1981年)



坚守:情系南园,薪火相传


      南大考古学科出生名门,渊源深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商承祚先生、曾昭燏先生等大家曾在此讲授过考古学课程。1972年,南京大学响应国务院的要求作为东南地区的代表建立了考古学专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南大考古专业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刻,在当时仅剩两名在职教师的情况下,正是由于张之恒老师的坚守使得南大考古的文脉得以保留和发展。而今年恰逢南京大学建校与历史学科成立120周年、南大考古专业成立50周年。在张之恒教授之子张少华校友率先支持下,学校设立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更是极具意义的事情。张少华校友至今仍记得父亲第一次上完课得到好评后家里洋溢着的喜悦氛围,他还回忆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以考古专业名词作为游戏的有趣场面。



      几十年的学术历程,张之恒先生笔耕不辍,孜孜求索,留给我们的是一位学术大家最坚毅执着的身影,是一位教师最可亲可敬的面庞,更是一位南大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部分图文材料来源: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校友会、《莫愁·时代周刊》

       编辑:吴 迪  王天悦  孙雁南  王 蕊